翻页   夜间
think小说网 > 借来僧袍张和尚王丽英 > 借来07
 
借来僧袍7

张师父,水开了。孩子说。

知道。我来舀一些出来,你去洗菜间吧。张和尚缓过神来,进门。

好。我走了。孩子说。

上,把蒸笼放稳了。张和尚说。

包子熟了,满屋子的香气是最好的明证,他揭开锅盖,眼前的一幕把他惊到了,连锅盖都久久没有放下。一个个的包子排成行,像一朵朵盛开的菊花。像刚刚出浴的少女,更像成熟的女性。香客以及和尚都发呆,看着这些刚刚出笼的热腾腾的包子,面面相觑,不知道动筷子。

看着让人就想吃。孩子在他的背后踮着脚尖说。

那为什么大家不动嘴啊。张和尚扭身瞪大眼睛说。

没有见过这么考究的包子,在街上买来的包子都是受到挤压的严重变形的,既不是合子,又不是包子,而是露陷的饼子。南方人不怎么知道北方的韭菜盒子,孩子也没怎么见过韭菜盒子。盒子是一回事,包子是另一回事。孩子坐在板凳上吃,狼吞虎咽的样子倒十分可爱。张和尚和他坐在一起,看着孩子吃,他咧嘴笑,边笑边说,慢点。不是不想吃,也不是舍不得吃,而是没有时间吃。总算落了空,有了那么一点点时间,他却搞起信息反馈来了。在看孩子吃的时候,他的脑门子却冒汗,他在琢磨,到底是喜欢外表,还是喜欢包子陷。陷的咸度,他非常自信。调馅算一个技术。尤其是咸淡程度。

咸淡怎么样。张和尚说

正好,不咸不淡。孩子说。

其实,做包子吧,主要是二点。外面的皮当然很重要,但是,里面陷的咸度的把握更重要。张和尚说。

你是怎么把握的。孩子说。

靠鼻子。张和尚食指指着自己的大鼻子说。

怎么是鼻子,应该是舌头啊。孩子眼眶里充满好奇的光芒。

那是生的,怎么吃啊,不能尝的。只能依靠鼻子。张和尚说。

那让我试试看。孩子说。

你行吗,下次让你试试,看看你的鼻子能不能尝出味道。张和尚说。

鼻子尝味道,天下第一奇闻。孩子说。

不,那不是什么奇闻。那是技术,会者不难,你也可以,熟能生巧,像卖油翁一样。喜欢土木工程,希望你将来成为建筑师。哎,喜欢土木工程的人为什么到寺庙里来。张和尚说。

我喜欢这里,这里是一草一木栖神明。孩子说。

吃吧,吃完了再说吧。我去操作间看看。张和尚说。

从操作间出来,他去了宿舍,走之前,偷偷地看了孩子一眼。

在宿舍门口,止步不前,摸下巴,他犹豫不决。片刻犹豫之后,推开门,进屋。

从床底下拖出一破箱子。箱子上面灰尘飞起来。顾不上灰飞烟灭,他低头,开箱子。箱子里的书横七竖八,书面变成黄色,尤其下面二本。《烧菜把握火候》和《道德经》突入眼帘,他吹口气,揩去长毛,抱在怀里。他想把这些书赠给孩子,不知道孩子会不会拒绝,不知道孩子对此有没有兴趣。他知道孩子的兴趣在土木工程,这些书和土木工程不沾边,他不了解土木工程知识。他对土木工程的了解是从孩子那里得到的。除此之外,通过上网得到,但是上网需要时间,上网消耗许多时间,因为网上桃花历乱李花香,容易走神分心。对他而言,时间是奢侈品,他没有空闲时间。和食堂在一起,忙的是包子,和孩子在一起,聊的最多的是土木工程。即使和孩子聊天,如果不充电恐怕也就没有什么可聊了。只能光听孩子说,而且会越来越听不懂。根本插不上嘴。得想办法挤出一些时间去上网,从网上学习知识,做到手里有余粮心中不慌张。有了标准答案才可以判断孩子说的对不对,有了专业知识才可以了解孩子掌握程度深不深。事实上孩子对神学知之甚少,对孩子而言,土木工程遥不可及,但是游戏触手可及。怀疑庙里一些和尚嘴里的神学和佛教,并不是什么坏事,真理不怕质疑。书是通向真理的途径之一,他翻动箱子,让书活动一下筋骨。他伸手,拽下毛巾,擦拭之后,把那些书报又放回箱子,让它重回床底下,他离开屋子。

孩子吃完饭,来找张和尚。到门口,发现门开着,他进了屋子。和尚不在屋子里,满屋子都是调味品和炊具,转身,发现一本书在桌子上。风吹,窗帘飘,书落地,孩子弯腰拿起书,翻了几张书页。眼前一团漆黑,眼眶里像聚集了一窝小蝌蚪,自上而下看个遍,愣是什么也没看懂,扔下。心有不甘,他又拿起另一本,还是看不下去,因为太枯燥,孩子起身离开。刚到门口,和尚回来了。

怎么才来就走啊。和尚说。

那就坐坐吧。我们还是猜脑筋急转弯吧。孩子说。

好。真的。上次那个题目猜出来了没有。

就是那个什么大于什么的那个。

对。

猜不出来。上网查了,也没有。

要不要我来告诉你。



在什么情况下零大于三,三大于五,五大于零。



我告诉你啊。只有在石头剪子布的情况下这个命题才成立。

啊,也对。我怎么没有想到。孩子说。

中考考得怎么样。张和尚问。

还没有考那。

准备报考哪所学校。

有五年连读的,也有普通高中。不考虑技术学校。孩子说

现在的孩子补这补那的,都是高考闹的。张和尚说。

我算是幸运的。孩子说。

早点回家吧,走的时候去食堂拿点包子,给家人尝尝。让他们看看张和尚的手艺。张和尚说。

爸爸妈妈不在家,

他们去那里了

爷爷家。

晚上不回家。

爷爷病了。

怎么了,不要紧吧。

给气的,气出病来的。不过,没有什么大事,休息几天就没事了。孩子说。

谁气他了。

一个和尚。孩子说。

什么,一个和尚。什么和尚?你说谁,你说清楚。张和尚说。

不是你,是一个野和尚假和尚。孩子说。

怎么回事情,说我听听。

说来话长,一时半会说不清楚。孩子说。

说吧。张和尚说。

那一天,爷爷在家看电视,有人按门铃。开门一看,是一个穿袈裟的和尚。这个和尚自称是鸡鸣寺的和尚,是寺里的主持。说自己奉命前来通知,本月5号寺里举行开光大典,因为老人家,他说的老人家就是我爷爷,因为老人家真心诚意,万分虔诚,与佛有缘,特地邀请参加大典。说着就从包里掏出一本非常精致的邀请函,双手捧着,递给我爷爷。爷爷收下了,十分感动。不知所措,不知道说什么好。和尚又掏出一个本子,让爷爷签名。他告诉爷爷,寺里要建造七级浮屠,费用是3000万元,鼓励社会各界有实力的个人单位捐款。捐款人的名字刻在塔上,世世代代流传下去。如果没有,可以认捐,由寺里垫付,等有了补上。他问爷爷手头是不是方便,能够捐多少。爷爷说,捐300元。他说,不要说300,即使3000也不收的。连30000都拒绝过,因为不虔诚。他说,你给3万吧。爷爷说,手头没有这么多现金。他说,可以陪着一同去银行。爷爷想,反正早晚得给,就给他吧。于是就和那人去银行,那人走在路上警告爷爷,在银行不能够说,说了佛就会生气的。钱拿到了,那人就消失了,5号那天,爷爷去了鸡鸣寺,人家告诉他没有这回事情,十有八九是让人骗了,让他报警。孩子说。

这骗子真可恨。罪过啊。张和尚说。

那我走了。孩子说。

走吧。路上注意安全。张和尚说。

站在宿舍门口,望着孩子的背影,他露出微笑,

张和尚并非不食人间烟火,社会上的事情看在眼里。即使眼睛容不得沙子也鞭长莫及或者望尘莫及。有不少和尚不想做和尚了,或者说不想做真的和尚了。在寺里呆过,学了一些皮毛,觉得清静之地非久留之地,不是真滴清静,不是真滴禁忌,而是诱惑太多。神学呢,也学不下去,呆呢。又呆不下去,于是,产生混迹滚滚红尘,到了社会上又没有什么事情可做。想还俗,又下不了决心。换句话说,他们在社会上找不到事情做。再加上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